2025-01-13 10:08:35 來源:今日熱點網
俗話說 “十人九胃”。在日常的生活中,胃痛、嘔吐是胃病最常見的外在表征,也是胃部健康亮起紅燈的顯著信號。
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,更是氣血生化之源。人在出生之后,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都需要依靠脾胃的攝取。一旦脾胃出現問題,身體各個器官也會出現一系列影響。
今天分享一例由老中醫王林霞治療胃痛嘔吐的案例。

一,病例呈現
患者王某,是一位 48 歲的女性,被胃痛的陰霾籠罩已逾一年之久。令人稱奇的是,這胃痛好似被某種神秘力量操控,每月陰歷十四日晚 11 點左右準時 “到訪”,如鬼魅般揮之不去,與此同時,嘔吐癥狀也隨之而來,除此二者,身體并無其他明顯異樣。
去醫院就醫后,檢查結果為糜爛性非萎縮胃炎,好在病理活檢未見異常。
起初,她選擇服用西藥治療,藥效確實立竿見影,癥狀很快就得到緩解。可還沒等她開心治好了胃病,胃痛和嘔吐再次在同一時間卷土重來。
病痛的反復折磨讓她苦不堪言,幾近崩潰。無奈之下,她將希望寄托于中醫。
第一位接診的中醫師通過號脈,判斷其為肝胃不和,旋即采用常規的舒肝和胃治法,期望能從根源上驅散病痛。但結果并不盡如人意,病癥仍是只能一時緩解,無法徹底根除。
之后,她經過親戚的熱心引薦,慕名來到王林霞醫生處求診。
王林霞醫生經過一番仔細端詳后,發現其脈象右弦軟左弦細,舌象表現為舌淡苔凈,再看患者身形,體瘦膚略黑,心中已然明了 —— 這是典型的肝胃不和,兼氣虛血弱之癥。
這時,一個疑問涌上心頭:既然先前的診斷與治療方向并無偏差,那為何患者的病痛就是久治不愈呢?
二,辨證論治
王林霞醫生并未被傳統思路所局限,憑借對患者王某病情的條分縷析后,另辟蹊徑,大膽地啟用了小柴胡加酸棗仁的獨特組合療法。
患者的病案中暗藏的兩個極具標志性的固定時間節點,成了解開病癥反復的謎題關鍵鑰匙。
其一,病發時間是每月陰歷十四日,宛如一個 “疾病鬧鐘”。每到這天,患者的胃痛與嘔吐便會準時襲來。而小柴胡湯的精妙之處,就在于能夠精準管理人體樞機的開闔,如一位精準的 “時間衛士”,巧妙地應對這種按月規律發作的病癥。從根源上撥亂反正,調整人體氣機的紊亂。
其二,發病時間精準定位于這一天的子時。此時,酸棗仁的獨特優勢便展露無遺,它對于在夜間規律性發作的疾病有著顯著的增效賦能作用。
兩者的精妙配伍、協同增效,為攻克這一頑疾打下堅實樁基。
基于此番精準辯證,王林霞醫生精心調配出了具體藥方:柴胡、炒酸棗仁、黃芩、蒲公英、生地榆、生姜、清半夏、高良姜、雞矢藤、丹參、檀香、砂仁、黨參、大棗、生甘草、白芍、敗醬草、香附、桂枝。

三,治療過程與效果
患者王某謹遵王林霞醫生的藥囑,每日一劑精心熬制的中藥,以水煎之法分三次按時服用,開啟了這場與病魔抗爭的新征程。
7 劑藥服畢,王林霞醫生詢問患者用藥后的身體狀況。患者略帶欣喜地回復道,還沒到以往胃痛準時發作的時間,所以不確定這幅方劑的最終療效究竟如何。但有一點確鑿無疑:
在服完這 7 劑藥的過程中,明顯感覺身體舒適許多。往日被病痛糾纏的沉重感漸漸消散。
出于對徹底康復的強烈渴望,患者主動提出,希望能趁熱打鐵,再繼續服用一個療程,力求將這來之不易的治療效果牢牢鞏固。
王林霞醫生聞言,再次沉穩地為患者把起脈來。憑借指尖對脈象細微變化的精準感知,在先前那張凝聚心血的處方之上,審慎地略作調整。又開出 7 劑盛滿患者痊愈希望的藥方。
患者繼續按部就班地服藥調養。令人振奮的是,在這一服藥周期內,患者及時反饋,當月十四號那個曾經令她膽戰心驚的 “發病日”,竟然真的沒在胃痛發作。

中醫治病講究“一病一方”,絕非千篇一律的 “通用模板”。
在臨床中遇到怪病,以傳統的四診八綱、六經辯證或方證對應來辨證施治,看似辯證沒有問題,用藥也沒有偏差,但往往到不到理想的療效。
這時候就要另辟蹊徑,采用其它方法來治療,如文中王某的胃痛嘔吐頑疾。
愿更多深受胃痛嘔吐困擾之人,能從這一成功案例中汲取信心,在中醫的一病一方診療模式下找回健康,擁抱美好的生活。